空山新雨后,
天氣晚來秋;
明月松間照,
清泉石上流。
? ? ? 被譽為“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”的唐代詩人王維,以一首《山居秋暝》驚艷并啟發(fā)了當代花藝界的插花人。近日,“石上流”插花流派的百余件插花作品亮相四川省成都市“四川時代花木職業(yè)學校”,其野趣天成又富含詩意之美的創(chuàng)作風格吸引了千名參觀者。值得一提的是,參加插花展的很多創(chuàng)作者和觀眾都是年輕人。
陳瑜作品《庭書飛花》
石馨作品《春山空》
?
?? ? “‘石上流’的創(chuàng)立,是受王維詩句的啟發(fā),我希望傳統插花文化如明月清泉,沁潤心靈?!薄拔覀冏⒅赜镁€條的隨性表現自然飄逸的氣質,作品力求通透、輕盈。同時受西蜀園林文化影響,又質樸而不失雅趣,野逸而富含深意?!笔狭鲃?chuàng)始人張鳳蓉說。
熊鋒作品《風影》
? ? ? 上圖作品《風影》使用中式傳統花器與現代架構編織技法,體現傳統與現代的美學融合。
馮婧作品《山韻》
? ? ? 張鳳蓉曾經是花卉市場的管理者,對插花藝術情有獨鐘。她曾遠赴國外學習,在西式花藝和東方花道上都有涉獵,并師從中國插花花藝資深大師王蓮英、蔡仲娟。2006年,她創(chuàng)立了四川時代花木職業(yè)學校,迄今已經培養(yǎng)3萬多名插花從業(yè)者和愛好者;2013年,她創(chuàng)立了“石上流”東方花藝流派;2016年,在成都市相關部門批準下成立“成都市張鳳蓉插花技能大師工作室”。
張鳳蓉在插花
王萱作品《粉影》
? ? ? 此次插花展是石上流東方花藝第二屆師生展。展覽為期7天,共設三個展廳。
? ? ? “傳承創(chuàng)新”展廳作品以結構設計表現傳統插花意境,彰顯藝術個性。
? ? ? 下圖作品《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》用傳統技法“撒”將高山杜鵑、五針松固定于方盤。向日葵如明月余暉灑在松間,橢圓水盤似溪水,鳶尾亭亭,奇石靜臥,睡蓮悄綻,芒草仿若潺潺流水。
張鳳蓉作品《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》
? ? ? 下圖作品《爆竹聲聲辭舊歲》以傳統新春元素傳遞喜慶氛圍。古樸陶罐為容器,自帶歲月感。竹子向上挺立,竹子切割的圓環(huán)用串聯的技法,模擬爆竹造型,靈動且富有韻律。紅色果實鮮艷奪目,象征日子紅火;“春”字與紅燈籠是春節(jié)符號,增添濃郁年味。
張鳳蓉作品《爆竹聲聲辭舊歲》
? ? ? 下圖作品《柿柿如意》器具古樸,造型多變,材質多元,突破傳統范式,又延續(xù)了中式美學線條韻律。
馮婷婷作品《柿柿如意》
陳婧作品《枯榮相濟》
張雅娟作品《冬藏》
? ? ? 下圖作品《鳳鳴九天》運用大量線條勾勒空間形態(tài),引導視線,彰顯張力與層次,賦予作品獨特的東方韻味。
楊綠洲作品《鳳鳴九天》
杜娟作品《愛之戀》
鐘蘭作品《在水一方》
? ? ? “東方芳華”展廳作品以傳統插花為主,彰顯花藝的典雅之美。
? ? ? 下圖作品《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》以傳統缸為容器,利用傳統技法“撒”固定花枝。橫斜梅枝滄桑有力,前方翠柏寓意新生,挺立的吉祥鳥仿若紅色火焰,菊花簇擁之處,象征著傳統插花在代代傳承中生生不息。
張鳳蓉作品《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》
? ? ? 缸花憑借寬闊的空間,容納繁多花材,依循中式美學,巧妙布局,呈現出層次分明、疏密有致的獨特美感。
張鳳蓉作品《繁花似錦,瑞雪賀歲》
馮婷婷作品《清風峻節(jié)》
? ? ? 此展廳的作品中不乏以現代手法創(chuàng)新演繹傳統花器,通過創(chuàng)新組合創(chuàng)作而成的精品。花材長短錯落,高低呼應,疏密有致,演繹出多樣的東方美學。
房敏作品《同舟共濟》
凌晨作品《真心》
侯冶真作品《金葵映翠盤》
侯冶真作品《清菊雅竹》
馮婷婷作品《三人行》
? ? ? “花漾生活”展廳作品則將插花融入生活場景,營造雅致生活氛圍,為空間增添溫馨韻味。
張鳳蓉作品《雅韻》
左-羅端端作品《甘之若素》右-劉芳作品《冬日暖陽》
左-易小芬作品《凝寒菊韻》右-石馨作品《紅拂滌心》
陶薇作品《竹韻生花》
? ? ? 下圖作品《閑對花以修容 靜品茗可清心》為茶空間插花,作品或高低錯落,或疏密有致,靜靜佇立于茶室中,勾勒出一室悠然。
屈德平作品《閑對花以修容 靜品茗可清心》
張鳳蓉作品《探春》
張鳳蓉《歲寒》
? ? ? 此次插花展吸引觀眾1000余人,包括各行業(yè)的專家、藝術家、愛好者,“不拘一格”“不追求精雕細琢卻極富生命力”是很多觀者給予參展作品的評價。
(文中圖片、視頻由張鳳蓉提供)新聞熱線:010-6358 0367